【图】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多少 名家分析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2015/10/18 18:53:44 作者:O2-lijin… 来源:女物美体网
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是个多元的因素,体育运动的缺乏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但作为学生生活和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体育理应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体育活动场地、体育活动设施少,无法满足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的需要。对于农村小学来说教育经费本来就少,投入到体育中的经费更少了。普九验收,部分学校添置了一些体育器材,但往往应付检查,能用于教学及课余训练上的少之又少。场地的严重不足限制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及器材的有效利用。体育经费的不足使学校体育设施得不到补充,破损的器材不能及时维修,给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留下严重事故隐患。因此,学校经费不足,体育活动场地、体育活动器材的匮乏,严重制约着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开展。
2. 教师自身业务能力不强
在农村小学,一般来说专职体育教师很少,随着体育教育的改革,教师自身没有及时“充电”,体育教学程式化、单一化、刻板化,根本就无法实施素质教育。大多数体育教师备课是走形式,上课是自由式。体育教师存在“三无”现象,即教学无大纲,授课无计划,上课无教案。学校对体育课缺乏应有的重视,上好上坏一个样,上与不上一个样。备课本每年都“依旧如故”“换汤不换药”。教师上课一个口哨两个球,学生高兴我自由。备课成了一种形式,久而久之成了一种负担。体育教学教研几乎成为一块空白。
3.体育课时不足
部分学校采用二套课表,应对上级部门检查有一套,平时实施则另用一套,不按规定开设每周应有的体育课。体育课、课外活动时间被任意占用。如雨天、临考前,甚至于平时,都可能被文化课占用,使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严重不足。
“放羊”式的体育课。长期以来,体育课不象其他课程一样,学生什么也没学到,几年下来一种锻炼身体的技能也没有。新课标实行以后,各校有选择的自主权,
并且要大力开发校本课程,但各校真正有体育校本课程的还相当少。
学生作业量过大、无暇运动。绝大部分的学生有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不但老师布置,学生家长也布置,导致学生无法参加各项体育运动。
二、导致体质健康下降的主要因素
所谓体质,就是人体的质量,是人们的有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它包括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三方面,而当前小学生的体质,以我从教数年来的感觉是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体质下降不光影响了学生的体育成绩,还威胁着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通过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校这方面看,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还未能很好扭转
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对体育课缺乏重视。根据新课改的标准,小学1~2年级学生每周上4节体育课,3~5年级学生每周上3节体育课,但在检查中却发现,大多学校不能按要求开足体育课,原因是有升学压力或场地有限。比如:有些学校的体育投入严重不足,场地、器材都很短缺,难以满足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这充分说明学校还没有把体育教育真正当作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认真对待。
2.一些家长对提高孩子体质健康的重要性也没有充分的认识
很多家长只是关注眼前孩子的成绩好坏,反而对孩子体质健康考虑的不够多。不少孩子在休息时间忙着从一个学习班赶往另一个学习班,他们没有时间没有地方去锻炼身体。问题是,体质是伴随孩子一生的大问题。
小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重主轻体”的现象。学生对体育课的偏爱往往是出于个人兴趣,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体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体育课是单纯的游戏课,为了活动而活动,不像语数等主课那样,测验获得好成绩就欢呼雀跃,而对体育课成绩高分及满分的追求欲不是很高,进取心不强,学生家长也看重学习成绩,而对体育成绩普遍不重视,导致了重视主课,轻视体育的现象。
学生作业量过大、无暇运动。绝大部分的学生有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不但老师布置,学生家长也布置,还要参加这个培训班,那个辅导班,导致学生无法参加各项体育运动。国家规定小学生每天写作业的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但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写家庭作业的时间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由于大量的作业
负担,使多数小学生晚睡早起,睡眠时间严重不足,没有达到规定的睡眠时间标准(8~9小时),由于睡眠不足,会导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神经衰弱及某些神经症的发生,对于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学生个体体质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无力参加体育运动。
学生营养不均衡,体质下降,不能参加较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膳食营养摄入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肥胖也成为危害中小学生,尤其是城市中小学生健康的一个新问题,大量的洋快餐、饮料、膨化食品食用,二是学生营养不良,学生的挑食、偏食等等都造成了学生营养不平衡,身心发育迟缓,影响体育锻炼质量。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