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中医病证名。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其发病常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挫闪为标。治疗时实证重在祛邪通脉活络,虚证重在扶正,补肝肾、强腰膝、健脾气是常用治法。腰痛日久,虚实夹杂,治疗应掌握标本虚实,选用祛邪和培本的方法。治疗本病,除内治外,尚可配合针灸、按摩、理疗、拔火罐、膏贴、药物熏洗等方法综合治疗,疗效较好。
辨致病原因:腰痛病因主要分为外感、内伤与跌仆闪挫。外感者,多起病较急,腰痛明显,常伴有外感症状;内伤者,多起病隐袭,腰部酸痛,病程缠绵,常伴有脏腑症状,多见于肾虚;跌仆闪挫者,起病急,疼痛部位固定,瘀血症状明显,常有外伤史。
治疗治则
腰痛治疗当分标本虚实。感受外邪属实,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湿、湿热的不同,分别予以温散、清利;外伤腰痛属实,治宜通络止痛,活血祛瘀为主;内伤致病多属虚,治宜补肾固本为主,兼顾肝脾;虚实兼见者,宜辨主次轻重,标本兼顾。
证治分类
1.寒湿腰痛
症状: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方药:甘姜苓术汤加减。
常用药:干姜、桂枝、甘草、牛膝、茯苓、白术、杜仲、桑寄生、续断。
2.湿热腰痛
症状: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方药:四妙丸加减。
常用药:苍术、黄柏、薏苡仁、木瓜、络石藤、川牛膝。